楊子佛教禮儀公司。邀請您進入官網;了解更多並更進一步與我們分享您的想法與需求

姊妹幫微講座分享
姊妹幫-安寧病房的歡樂PA-02.jpg
▲由佛光會資深義工林乃光主講的微講座,主題是「安寧病房的歡樂PA」,講的是佛光會西屯分會這十三年來在中榮安寧病房辦浴佛節活動的點點滴滴。

楊子佛教禮儀 · 台中訊:

在拜讀石德華老師散文集《約今生》之時,就聽聞過她所創立的秘密幫派「姊妹幫」,這回因緣俱足,有幸參與了姊妹幫2016年的最後一場「微講座」,由姊妹幫第三任幫主,也是佛光會資深義工的林乃光擔任主講人,講的是佛光會西屯分會這十三年來在台中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中榮)安寧病房辦浴佛節活動的點點滴滴——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一如聖誕節之於基督徒的意義,佛教徒在這一天以莊嚴的浴佛儀式慶祝佛誕。在這一天舉行的浴佛活動與法會,除了紀念佛陀誕生,報答佛陀濟世度生的恩惠,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藉此滌清心中垢汙、我執、煩惱,獲得身心清涼自在。
 
乃光師姐在2004年,發願將意義重大的浴佛節帶到中榮安寧病房,祈請佛陀聽見臨終病人的祈禱,將愁苦轉為清涼,幫助他們得到身心自在。當時,要進入基督教會氛圍濃厚的中榮,辦理佛教的儀式活動,想當然爾,並非易事,但她卻辦到了!
 
星雲法師曾云:「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乃光師姐滿心甘願地投入中榮安寧病房的浴佛節活動,以堅持與忍耐的力量與臨終病患結緣,將歡喜自在帶入了安寧病房——結合了師父口中這最好、最貴、最大、最強的種種因緣,難怪整個宇宙都聯合起來幫助她,讓一切水到渠成。
 
一個小時的分享中,我們透過投影簡報畫面,看到了許多令人動容的寫實紀錄:
 
只見年年滿載著香花清淨水的浴佛車,車上豎立著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的佛像(即悉達多太子塑像),隨著浴佛偈的吟誦播放聲:「我今灌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具,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在佛光會義工引導下,推入了氣氛沉重的安寧病房。
 
義工們無視於病房內令人掩鼻的氣味,耐心引導著願意參與浴佛的病患,虔誠地為佛陀獻上鮮花,合十禮佛後,澆灌三勺清淨水浴佛,同時發下身口意的菩提願:第一勺淋在佛像左肩,發願「我願身做好事」;第二勺淋右肩,「我願口說好話」;第三勺淋左肩,「我願心存好心」。而後,從法師手中領受平安符與大悲咒水。


姊妹幫-安寧病房的歡樂PA-03.jpg
▲安寧病房的病患在進行浴佛儀式之時,發下身口意的菩提願:「我願身做好事,我願口說好話,我願心存好心。」

最後,浴佛車移師交誼廳,以舉懺祈福法會誦經祝禱,再進行一次一般病患及家屬、醫護人員共同參與的浴佛儀式。儀式結束後,大家會一起坐下來話家常,伴隨著茶點香味和音樂歌聲,共度溫馨時光,這一年一度的浴佛活動才宣告圓滿結束。
 
跟隨著乃光師姐的看圖說故事,我們彷彿身臨其境,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一張空蕩蕩的病床,床上放著一個「已完成清床」的牌子。簡簡單單的五個字,卻是那麼的殘酷。
 
乃光師姐說,她還記得那位蔡師兄,年屆不惑還好學不倦,46歲時發憤考上興大只為一圓心心念念的大學夢,孰料文采佳、人緣好又熱情的他竟在大三時發現罹癌,大四住進中榮安寧病房。就在2013年那一年,浴佛節那一天,上午,蔡師兄在佛光會義工的引導下,參與了生平頭一遭的安寧病房浴佛活動;下午,他又在同學們的用心籌辦下,於安寧病房歡度了獨屬他一人的大學畢業典禮;不久後,同樣是在這個病房裡,蔡師兄也完成了他的人生畢業典禮……


姊妹幫-安寧病房的歡樂PA-06.jpg
▲「已完成清床」,簡簡單單的五個字,卻是那麼的殘酷。年紀尚未過半百的蔡師兄,在這張床上迎來了他的大學畢業典禮,以及人生畢業典禮。(攝影者:郭子洋)

安寧病房裡的故事,固然沒有Happy Ending,但卻總是能讓人在傷痛中有所悟所得,例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病房(佛光會西屯分會亦曾在2008、2009年間送暖到中山附醫安寧病房),流傳了十年的「一碗麵的故事」——
 
魏家五兄妹的母親因癌末住進安寧病房,家境清寒的小兄妹們,在醫院旁的麵攤只敢點一碗麵,但卻只吃了幾口,因為剩下的還要打包帶回去給爸媽吃,同行的醫院社工員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掉下眼淚,趕忙說:「我們再買一碗。」
 
當年,魏母臨終前特別拜託安寧病房主任周希諴醫師,日後多多關照失恃的孩子們;而周醫師也始終信守承諾,誓言要陪伴孩子們長大,甚至成家、立業,十年來「醫代母職」,令人由衷感佩。誠如周醫師所言,老天給了魏家嚴峻的考驗,卻也造就了美好的生命故事。


姊妹幫-安寧病房的歡樂PA-04.jpg
▲除了中榮,佛光會西屯分會也曾至中山附醫安寧病房、台中育嬰院辦過浴佛節;農曆12月初8的佛陀成道日,還特地熬煮臘八粥寒冬送暖,不但溫暖了病友們的胃,也溫暖了他們的心。(圖中右二者係楊子佛教禮儀負責人楊子牧先生,同樣也是佛光會西屯分會的一員)

乃光師姐也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了公視2001年播映的紀錄片《在那之前我愛你》。該片係由導演蔡明珊費時兩年,走訪全台各安寧機構拍攝而成,從中我們看到了安寧照護如何陪伴癌末病患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程,而署立新竹醫院腫瘤安寧病房韋至信醫師的一番話,也帶給我們更多省思:
 

文章標籤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子佛教禮儀-圓滿-ic.jpg
楊子有幸在夜間記錄下圓滿的一刻:使用900mm拍攝焦段 - 台中市 2016.11.14 晚 22:34分的超級月亮。(攝影者/InorChen)

楊子佛教禮儀 · 台中訊:

年年都有超級月亮,但尺寸卻都不一樣!原來去年看到的超級月亮和今年的並不相同,原來世間萬物並沒有真正的恆常不變,「變」才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球天文迷引領企盼的超級月亮又來啦!超級月亮天文學正式名稱為「近地望」,當太陽、地球、月球成一直線,就叫做「望」,俗稱滿月;「近地」則是指月球運行到最接近地球的位置,因此,近地+望=地球上所能見到的最大滿月,也就是超級滿月啦!

其實地球人每年都可以看到一次超級月亮,只不過月球軌道的橢圓率並非永遠固定不變,在太陽和地球的引力干擾下,總難免發生微小的擾動,儘管軌道的變動幅度不大,可一旦把地、月相隔38萬公里的平均距離計算進去,那可就差得遠了,於是我們每年看到的超級月亮,大小都不盡相同,而今年的月亮可是XXL尺寸的,上一次見到這種size是在85年前呢。

很多人都以為,即使月有朔望變化,但總是固定不變的規律,誰知原來去年看到的超級月亮和今年的並不相同,原來世間萬物並沒有真正的恆常不變,「變」才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這樣的道理,早在近千年前,北宋文豪蘇東坡就用他的絕妙文筆為我們精闢開示了——

西元1079年的農曆7月16日,被貶謫到黃州(今湖北黃岡)的蘇東坡,和友人泛舟夜遊赤壁,當時的他也曾和我們賞過同一個月亮(當然,月球是同一個,但東坡賞的月其實已不是我們今日所見到的),甚且因此寫出一篇傳誦千古的〈前赤壁賦〉。率性曠達的東坡,因捲入政治黨爭而一生屢遭貶黜流放,這樣的挫折磨難,也讓他的人生哲學從儒家經世治國的入世思維,慢慢轉向佛道的出世思想,而〈前赤壁賦〉正可說是他抒發佛道思想的經典代表作,尤其是文中與友人對答的這一段:

與東坡同行的友人感嘆著:「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相對於悠悠天地,人的一生就如同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樣短暫;相對於大千世界,人的存在就像是大海中的一粒粟米般地渺小。令人不禁感傷生命的短促,羨慕起長江水滔滔奔流無窮無盡。真希望能和神仙一同悠遊人間笑看世道興衰,生命能和明月一樣亙古悠長啊!

而東坡是怎麼回答的呢?「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蘇東坡的這段話,盡顯佛道思想真義:江水固然奔流不停,但它的本體卻不曾真正流去;月亮雖有盈虧現象,但它的本身卻不曾有過增減。若從「變」的角度來看,天地萬物沒有一刻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若從「不變」的角度來看,萬物和我的生命都是同樣永遠存在的。如此說來,又何必羨慕江水和明月呢?

是的,天地萬物一直在「變」,可以說沒有一刻是不變的,這正是佛家所謂的「無常」。別說是日月山河了,就連我們自己的色身也一直在變,細胞不斷新陳代謝,血液不停流動循環,現在的我,全身每一處毛髮細胞都已和十年前的我完全不同,當然,十年後的我必然也不同於現在的我。大至肉眼可見的自然天體運行,小至肉眼難見的原子電子,莫不時時處於變動不息的狀態。誠如《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至於東坡提到的「不變」觀點,說的不正是佛教的生死觀嗎?生命的時間軸兩端,一端是誕生,另一端是死亡,但就佛家思想而言,這個時間軸不是一條線段,而是起點連接著終點的一個圓,因此生就是死的開端,而死則是生的起點,此亦即東坡所揭示的「物與我皆無盡也」。

話說既然萬事萬物都是在常與變之間轉換,那麼「把握當下」就是面對世間生滅法的最佳對策啦!所以蘇東坡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儘管萬物生滅不息,非吾人所能長久擁有,最起碼江上清風與山間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麼我們就把握這短暫當下,一同盡情享受這造物者賜給我們的無盡寶藏吧!

蘇東坡這一番洞悉世間萬象的豁達見解,儘管相隔千年,依舊是有如江水明月般不變的道理。在讚佩前人智慧的同時,請大家也別忘了東坡在文章中教給我們的「把握當下」,今晚就走出戶外,抬頭看看這85年難得一見的超級月亮吧!


延伸閱讀: 強弱愛是一蘿蔔乾的滋味

Share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禮儀公司.jpg

文章標籤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最後一次相聚.jpg

楊子佛教禮儀 · 台中訊:

以為這只是本教人怎麼面對及處理親屬後事的know-how手冊,細細閱讀後卻發現作者以理性、感性兼具的文筆,側寫一場場的葬禮接案經驗,分別從禮儀師往生者家屬等不同角度切入,深入淺出地探討我們遲早都必須面對的最後一件人生大事。書中提出了不少值得思考的觀點與建議,以下就簡短摘要部分精華內容與大家分享。

這是從往生者的角度思考,可以在生前為自己做什麼準備?我們每一個人終有一天都會「出境」離開人世,所以這是人人都可以參考的「行前」建議:

「自己準備一個箱子或櫃子,當有什麼喜愛的、有紀念性的東西,一年一年、一樣一樣地搜集其中,裝滿了,重新整理後把一些過去移開。
如此記錄著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若干年後,這或許是一個時空膠囊,能保留住每段回憶;也或許多年、多年後,當那天來臨時,自己早已幫自己準備了一個『天堂的旅行箱』!」(摘自p.29)

 
禮儀師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禮儀師的專業素養究竟有多重要?禮儀師最重要的工作,除了讓往生者的人生最後一場「演出」圓滿落幕,還有,協助家屬省下更多時間來為最親愛的家人「送行」(這也是楊子的禮儀師一直在努力做的事呢):

禮儀師這職業出現,讓家屬在整個喪事中找到一個對應窗口,也讓喪事單純許多;什麼事只要問問禮儀師,應該都能獲得妥善處理。過去什麼事都要家屬自己來,現在有禮儀師協助安排,家屬事情變少了,多出來的時間能好好陪往生者走最後一段路。」(摘自p.55)
「怎麼做才對並無一定準則,但依著別人做過的,或過去做的就一定對嗎?其實可以請禮儀師幫家屬做一份分析歸納,讓家屬知道每個習俗後面的道理意義,覺得有道理的再做,沒道理的捨去。處理事情本該如此:用科學的方式將習俗化繁為簡。」(摘自p.105)

 
誠如作者所言,「生命中有太多事可以在乎,至於死亡,別怕,我們不會活著面對它。」透過人生最後一次相聚禮儀師從1000場告別式中看見的25件事,我們至少可以學著在有生之年認真正視死亡,並進一步思考如何「告別」。


延伸閱讀: 認識楊子愛是一我愛你嘗試一個有性別意識的喪禮 - 尤美女】、【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臨終親人該不該插鼻胃管的再省思

Share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禮儀公司.jpg

文章標籤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原生AD-600X314px-02logos.jpg

尤美女(作者為執業律師)

  91年9月母親發現是肺癌,即交待她要尊嚴的走,她不要電療、化療,因她已很滿意她的人生,該完成的任務均已完成,孩子各個有成,她了無牽掛,可以放下一切罣礙回到父親身旁(父親已往生近30年)。

  由於母親的勇敢面對死亡,她在體力稍好時即邀子女四處看身後的歸身處──塔位,並簽下生前契約,將自己的身後事一一交待,使身為子女的我們,更覺得為母親籌劃一個溫馨的告別式,讓她風光、尊嚴的告別人間,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能回報母親生前對我們深厚的關懷與鼓勵的最後機會。因此每當我去參加友人或其親人的告別式時,總仔細觀察及體會其過程及感覺。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朋友父親的告別式,雖是佛教儀式,但整個場面肅穆、溫馨、莊嚴,事後我即打電話問友人,其對該禮儀公司的觀感及滿意度,並將禮儀公司的電話加以保留。

 

  母親生病的那一年,剛好有4個孫子,高三和國三,正面臨人生重大關卡,大學聯考及國中學測,她為了不影響孫子的考試情緒,硬撐著極其微弱的身軀與癌細胞奪戰,希望能撐過翌年七月孫子考完試,因此她撐過了除夕、清明,醫生的數度病危通知都被她以堅忍意志力撐過了。

  在這期間,我天天奔波於醫院、事務所與家裡間,醫院的數度病危通知,亦提醒著我要及早作準備,但心裡上仍抗拒著。有一天我終於鼓起勇氣,打電話給該禮儀公司,詢問一些事項,電話那端傳來親切而穩重的聲音,告知可以隨時登門拜訪,並告知所有一切禮儀事項。我將此事告知大哥,大哥一口回絕,說言之過早,不肯討論。我只好求助大姊(我有六個兄弟姊妹,我排行老五),大姊不忍拒絕我,但亦覺很難接受這個事實,但我告知只是聽聽看專家意見,免得到時候大家都在上班、又忙、又無經驗、又傷心,慌成一團,大姊被我說服,因此我邀了大姊、二姊在我辦公室與禮儀公司的人見面。

  我告知我從事婦女運動多年,我主張男女平等,傳統習俗有很多男尊女卑的東西,我不要,且我母親生前很支持我參與婦女運動,台灣婦女運動的成果,要歸功於我母親,若不是她對我的無怨無悔、全力支持,使我無後顧之憂,我不可能參與那麼多修法運動及制度改革運動,因此我要在此最後機會,給她最大溫馨、尊嚴及 榮耀的告別人間。禮儀公司負責人楊先生聽後很贊同,他告知他們全家均是法鼓山的修行居士,聖嚴法師一直提倡「佛化奠祭」,即「在簡化、節約、惜福、培福的原則下,圓滿完成隆重、肅穆、整齊、祥和而又莊嚴的佛事。對亡者作懇切的追思及虔敬的祈福,對其家屬親友也能達到安慰及關懷的目的。讓人人感受到人生的終點,不是生命的結束,乃是無限的延伸以及圓滿的連續。」我們的要求與聖嚴法師的理念很近,可以完全配合,並將法鼓山印製的與佛事有關的小冊子送給我們參考。經他這麼說明,心裡篤定不少。但二姊反對,因媽已買了生前契約,所以不須再另起爐灶,且二姊的經驗該生前契約不錯。為了比較該二者不同,我又電話詢問生前契約的禮儀公司,所得答案,非常制式,且權威,告知只要事情發生,一通電話服務就到,問其何種服務及細節,則無結果,因此我心裡即下定決心,我不要用母親已簽的「生前契約」,因那份契約也是我幫她出的主意,而此時此刻更不宜徵詢母親的意見,因此我熟讀所有小手冊,並與楊先生數度徵詢並提出疑問,他均能不厭其煩的解說,且一再說明,以和諧、圓滿為最大原則,要我好好與兄弟姊妹溝通,不要急,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我為了打破傳統禮俗禁忌,我開始在女學會的E-mail上提出問題,徵求一個有女性主義的喪禮儀式,很高興得到許多姊妹的熱情回應,並分享經驗,對我整個籌劃喪禮有很大助益。我將此意見一一反映給楊先生,他均稱可以配合,只要家屬高興即可。我又怕會觸犯禁忌,有人遭殃,楊先生均不厭其煩告知該禁忌的由來以及其時代背景的因素及社會環境的影響,而這些禮儀,已與現代工商社會生活脫節,應抓住其精神而以現代人的立場予以詮釋,真是深得我心。因此我決定不用母親已簽的「生前契約」,因那是有價證券,可轉讓,無損失,我決定要說服兄弟姊妹,用法鼓山的佛化奠祭

  在母親情況更惡化時,我再次邀了全家兄弟姊妹,並請楊先生再次來說明,兄弟半信半疑,亦提出許多忌禁,楊先生均一一加以說明,使大家寬慰不少,大哥亦開始軟化,並說「妳跟媽媽最親,妳最知道媽媽要什麼,一個原則就是莊嚴、溫馨、肅穆」,兄弟姊妹大家終於取得共識,我的心亦篤定下來,因以後有什麼事情發生,我隨時可以請教楊先生並請其協助。這是我在面臨母親臨終時,最大的定心丸,亦是我能在百忙之中,猶能按步就班,不慌不忙,平和的面對母親臨終前所有準備工作。

  首先面臨母親臨終時的衣服,究竟要穿什麼?傳統習俗是應準備壽衣,但楊先生告知以她平時最喜歡穿的衣服為主,不要刻意去購置,因此我在母親衣櫃裡挑了兩套她最喜歡但捨不得穿的新衣(自內到外),準備好。但隨時間的過去,母親因硬撐,因此到了端午節前兩天,已出現浮腫及敗血現象,身為子女的我實在不忍,也知不該再要母親硬撐,而當時準備的衣服已顯然不能穿,因此我急電楊先生,告知情況,他二話不說,即載我至一家專做壽衣的禮儀公司,我第一次見識到國內的殯葬業已進步到如此文明程度,各式各樣衣服應有盡有,且價格合理,不再是傳統禮俗的長袍馬褂或鳳仙裝,因此我為母親挑了兩套質料舒適的自內而外的衣服(準備兩套是因往生時一套、奠祭時會重新化妝、整裝,須再一套,因原來那套長期在冰庫裡解凍會潮濕),再加上她喜歡的外套;因腳浮腫,平日的鞋襪也不能穿,所以幫母親買了大一點的舒適鞋襪,準備好,便到醫院告訴昏睡中的母親「媽媽,您可以放心走了,您可以到天上保佑孫子,一切都已安排好,您放心走吧!」母親的心跳突然加速,雖然當時她已無法表達,但顯然她已感受到該是可以放下一切罣礙的時候了,第二天清晨曙光微露,她,真的走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否回家才往生」?因母親住的是公寓,又無電梯,四樓樓梯,從醫院送回家又要送回醫院或殯儀館,如此舟車勞頓是否妥當?但母親生前一再強調她一定要回家,且當年父親過世,母親亦堅持一定要將父親送回家,在大廳尊嚴的往生,因此我又向楊先生求救,他告訴我沒問題,他們有此服務,可以救護車送回去,且有專人抬至樓上,但家人須先將水床準備好,因此在母親臨終前兩天,我們即在母親家準備好水床,並擺好位置,當天清晨醫院一來電,我和大姊、二姊即趕到加護病房,為母親換衣、梳洗,先生及孩子即趕到母親家準備水床及一切設施,當一切就緒,禮儀公司的救護車亦立即送母親回家,讓母親得以在自己熟悉的家,在子女全體服侍在側之情況下安心、無罣礙、平和、安祥的在佛號聲中告別人世。

  因採用佛化奠祭聖嚴師父強調「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命的過程出生時固然抱著無限希望而來死亡時同樣也抱著似錦的前程而去所以人生的結束雖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乃是一件莊嚴的佛事。」而「佛事的主要對象是人,以福慧雙修為目標,其中看經、課誦、聞法、講經、念佛、拜佛、打坐是「修慧」;布施、忍辱、持戒、供養三寶、孝敬父母、敬事師長、普施貧病,稱為「修福」。必須福慧雙修,才是佛法所說做佛事的正途。」「學佛的功夫,主要是靠平時的修行。假如平時沒有修持佛法,臨命終時,尚有一個補救之道,就是根據「隨念往生」的道理,勸病危者一心念佛,萬緣放下,切勿怕死,不要貪戀家屬親友和產業財產,更不要心慌意亂,應該一心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並且要勸大家幫助念佛,使得臨終之人的心念,融洽於虔敬懇切的念佛聲中。若能如此,死後當可往生佛國淨土。」

  因此在母親從醫院回家至往生後8小時內,全家大小不斷唸佛號,自然也就避開傳統習俗外家或女兒要沿路哭天搶地回家奔喪之陋習,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少、內外親戚均安祥助唸,這給我很大的解脫。記得父親過世時,母親用傳統道教葬禮,每個親戚來即要哭得昏天搶地,那種哀悽、陰森的感覺至今猶繚繞在心,而母親的靈堂肅穆、莊嚴,大家虔誠的追思及唸佛號,任何親友來,均請其助唸迴向,亦告知親友不要送罐頭塔、酒塔等,如要送,一律送母親生前最喜歡的蘭花,一方面可以擺久,一方面又高雅、溫馨,因此靈堂永遠馨香一柱、蘭花飄香,給家屬很大的穩定力量,兄弟姊妹及小孩均願主動在靈堂前誦經、守靈、回想、追思、靜靜陪母親、阿嬤走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因母親生前禮佛甚誠,在母親往生前,我即思索在最後一刻,要找那位師父為她開釋,聖嚴法師無何因緣,我的師父遠在澳洲,剛好有一次與釋淨耀法師同車, 他要趕去為一個弟子的父親往生開釋,我問他平時會做此事嗎?他笑笑,除非特殊情況。就在母親自醫院返家的那一刻,我撥了電話給釋淨耀法師,可否幫我個忙, 沒想到他一口答應,他可以趕在上午9點開會前來此一趟,為母親開釋,結果時間剛剛好,他開釋完,母親嚥下最後一口氣。母親真有福報!

  接著面臨披麻戴孝問題,楊先生事先告知因現代社會大家都在上班,因此可以不用披麻戴孝,不論兒子、女兒、孫子女,大家以一小塊黑布別在手臂上,以表追思,亦可用佛珠取代,因此我們採用戴佛珠手環,以替代黑布,又突破女兒披麻較媳婦為輕的問題。 至於做七又是一大學問,依傳統習俗,又分兒子、女兒、外孫、外家等等各種七,楊先生均一一解說,如何以現代化方式解決,所以我們不再分頭七屬兒子,二七屬女兒……而是逢七全體家屬全到齊,一齊祭拜,一齊誦經,一齊由公費負擔。突破內外親疏比禮之大小之禁忌。塔位及骨灰罐之署名,以往均署名兒子大房、二房……,楊先生告訴我們可以寫「陽世子孫一同」,再度避開重男輕女的署名。

  訃文則由小弟撰稿,大姊修改,全體兄弟姊妹看過,全體署名,且依長幼有序排列,不以男性為首(因我家排行是大姊、大哥、二姊、二哥、我、弟弟),且附上大哥的女兒及我助理的追思文。

  家祭公祭又是一大學問,我堅持每人均應有角色,不分男女,依長幼排序,因此在家祭時依長幼排序,答禮時全站在一邊,因另一邊放大螢幕,播放母親生前事跡,亦避開男左女右的家屬站列方式,因此來賓表示慰問時,可以不分男女,一併致意!

  最令人頭痛的是,何人來介紹母親生平,有頭有臉的人又不認識我母親,且常看到介紹者介紹了一堆傑出兒子的生平,而未置亡者一詞。朋友給我一個建議,為什麼不要你們自己子女來介紹,且她參加過一個喪禮,由小朋友來懷念、追思,效果很好,這給我很大啟發,我不再想達官貴人,我們兄弟姊妺自己來為母親介紹生平,大家開始分工,有人整理舊照片,找出母親年輕時的舊黃照片,大家小時候的照片,在整理照片的過程中,是兄弟姊妹最快樂、最回味無窮的時刻,亦是與母親最貼近的時刻,大家雖然悲傷,但是相信那個時刻,母親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老照片找出來,所有的回憶、往事亦一籮筐傾到回來,由大姊執筆撰文稿,小弟負責潤飾,大哥的女兒、女婿負責電腦作業,我負責配音。且大家又討論什麼花最足以代表我母親,大家一致決議野薑花,她平凡、堅韌但又散發幽香,因此由大姊的兒子開車至雙溪拍攝野薑花圖片,終於一個精彩的母親生平事蹟出現了,看了這份傑作,我們兄弟姊妹自己亦感動不已。大家並決議,由我負責介紹母親生平,兄弟姊妹一齊合音,並由我女兒(小六)及二哥兒子(小四),代表致對阿嬤的追思詞,一個用國語,一個用台語,再由大哥致謝詞!

  最令人頭痛的是公祭儀式,如何能使與會來賓一齊追思,而不是虛應故事在外寒暄、聊天、吵雜,對亡者一點都不敬,因此我們決定採用慈濟編纂的「父母恩重難報經」,讓與會人士一齊唸,追思並回想自己的父母,但因無錄音帶可以帶領,我們兄弟姊妹又借到錄音室,大家合唸錄下來,在現場播放,讓全場跟著唸,那是一個寶貴的經驗,兄弟姊妹好久沒有這麼親密過,這麼團結為一件事全力以赴。的確效果很好,現場與會來賓均很安靜的坐在禮堂內一齊唸「父母恩重難報經」,甚至很多人想到自己的父母而落淚!又鑑於禮堂訂花擺不到二個小時,一下全被搬走扔棄,很浪費,不環保,雖在訃文上寫明懇辭花藍花圈,但大家仍會送,因此接受楊先生建議,統一辦理,全部花卉除靈前的鮮花外,其餘兩旁及走道的花均用蘭花的盆花代替,且用租的,事後可回收,較環保,剩下的花禮及奠儀全部捐出作公益。

  且為了避免來賓不同宗教的尷尬處境,決定公祭不採持香拜拜,改採母親生前最喜歡的百合花,讓每位來賓手持一朵百合花,向靈前行禮致敬,且讓每人均有參與感,最後將這些百合花全部封入棺木中,一齊火化,讓母親伴著馨香一起羽化而升天!

  這樣一個嘗試、突破的傳統及男尊女卑習俗的喪禮,在全家人同心協力中圓滿結束,大家很感念,母親的往生,雖然不捨,但是亦帶給子女們另一個生命的意義及更深的手足之情。

本篇文章出處來源轉載自
第229期女性電子報—焦點話題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227-3.htm
延伸閱讀: 傳統喪葬習俗 不見女人位置、【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強弱搶救心跳的迷思,DNR你簽了沒?、【讓死亡有更好的安排 14歲童自選葬禮

Share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禮儀公司.jpg

文章標籤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儀公司

國民年金有補助 喪葬費 (再次提醒大家)

各位請分享,這是國人的福利。政府沒有公開講的喔。 

國民年金喪葬給付如何申請?

遺屬年金給付如何申請?

趕緊來看看吧...

若欠費從第一個月起算674元
至國金開辨至今從未繳費者,
須補繳按月推算之金額應是預計款應40,440元了,
且須扣除死亡當月之保費。
附註所謂之國民年金保戶條件:
只要身份無,公,勞,農,魚保在內,
皆為國民年金保戶。

一.請領資格及給付金額

被保險人於保險有效期間(未滿65歲)死亡時,
可由支出殯葬費的人請領喪葬給付,
給付金額是按月投保金額一次發給喪葬給付5個月。
以國保開辦第1年月投保金額為17,280元為例,
喪葬給付金額為17,280元×5=86,400元。

二.請領手續
1.國民年金喪葬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
列印「國民年金喪葬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後,
於填妥被保險人及支付殯葬費者的各項資料、
通訊地址,以及匯入帳戶
(金融機構帳戶或郵局帳戶請選擇一項勾填,
勾選金融機構帳戶者必須是國內的帳戶 ),
並由支付殯葬費者簽名或蓋章。
若由未成年子女申請,
應由法定代理人副署簽名或蓋章,
並檢附法定代理人之戶籍謄本。

2.國民身份證正面及背面影本
在申請書指定的欄位黏貼
要入帳的存簿封面(要有戶名及帳號)影本,
以及支付殯葬費者的國民身份證正面及背面影本。

3.另外還要檢附下列證明文件:
(1)被保險人死亡證明書或檢察官相驗屍體證明書,
如果是受死亡宣告者,要檢附法院的判決書。
死亡證明書(或檢察官相驗屍體證明書
所記載的死者姓名、出生日期、死亡日期
或身份證統一編號,如果跟戶籍資料的記載不一樣,
必須先洽請出具證明的單位更正一致。

(2)有記載被保險人死亡日期的全戶戶籍謄本
或有記載死亡登記日期的戶口名簿影本

(3)支付殯葬費的證明文件正本,
應蓋有開立單位的大小章或統一發票章。
如果證明文件為估價單、請款單、
服務證明(書)或契約書,
除須蓋有大小章或統一發票章外,
並應另由開立單位註明「費用已付清」
或加蓋收訖證明章。
此外,該證明文件必須註明死亡之被保險人姓名,
以及申請人(或支出殯葬費者)的姓名。

4.將前述各項書表證件掛號直接寄到勞保局國民年金業務處,或送交到勞保局各地辦事處收件即可。

勞保局申請國民年金喪葬給付申請書
下載網站於此

http://tw16.mega-shares.com/post/122494

禮儀公司.jpg

文章標籤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岡區崇璞園申請使用簡介

  • 最後異動時間:2012-09-21
  • 發布單位:臺中市神岡區公所

台中市神岡區公所樹灑花葬申請使用注意事項

一、   使用樹灑花葬設施,應填具申請表,檢附申請人現戶戶籍謄本、申請人身分證影本,受葬者之死亡證明、受葬者除戶謄本火化許可證明至(地址:台中市神岡區圳堵里神清路344-1號,電話:04-25631345)提出申請。

二、   受理申請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八時至下午五時。

三、   民眾至現場選擇穴位時,不可選擇樹種其穴位由公所指定。

四、   實施樹葬之骨灰應經骨灰再處理設備處理後裝入台中市神岡區公所提供或認可不含毒性成分且可於一年內腐化之環保容器,埋入深度需超過45公分,埋入後地面需保持平整。

五、   實施灑葬應於灑葬區掀起約一公尺平方之草皮,將骨灰平均灑落後覆植草皮。

六、   實施樹灑花葬埋入時,須通知公墓管理員,並依穴位位置埋入。

七、   樹葬區係採循環利用及管理,並製作名冊登載受葬者之姓名資料,不得私自設置任何標幟或設施,且不得焚燒或放置香燭紙錢等祭品。
 

相關圖檔
樹葬2 樹葬3
樹葬1 樹葬10
樹葬4 樹葬8
樹葬6 樹葬7樹葬9 樹葬5

以上資訊來源完整轉載自
臺中市神岡區公所 > 便民服務:
http://www.shengang.taichung.gov.tw/ct.asp?xItem=155210&ctNode=6671&mp=145010

觀看【 環保自然葬 影音

禮儀公司.jpg

文章標籤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所樹葬區介紹及申請作業說明

壹、本所樹葬區介紹:
        本市為推動樹葬植存,提供市民優質之殯葬設施,九十五年於台中市大坑30公墓甲區規劃一並命名為「歸思園---大坑樹葬植存區」,全區佔地約0.6公頃,採循環利用方式,不得私自設置任何標幟及設施,且不得焚燒或放置香燭紙錢等祭品。樹葬植存區種植有龍柏、含笑、羅漢松、福木、桂花、紫 梅、雞蛋花、大花紫薇、五葉松等樹木。
        樹葬植存為政府推動之環保葬法,得以回歸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申請者必須將先人火化並經研磨再處理之骨灰裝入環保容器(環保容器由本市生命禮儀管理所提供),再埋入樹葬區本所指定之位置。

貳、申請所需證件:
        一、死亡證明書正本1份。
        二、申請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1份(請提供身分證正本查驗)
        三、申請人私章。
        四、委託第三人代辦時,應備附申請人委託書,受委託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1份及私章(請提供身分證正本查驗)。
        五、樹葬時應繳交火化證明書。
        六、亡者除戶謄本。

參、申請手續:
        一、申請人備妥上述文件資料後於上班時間,至本所第三組辦公室(臺中市西屯區西平北巷1-12號)辦理。
        二、申請人或受託人填寫樹葬申請書
        三、本所核給樹葬許可證明書。
        四、樹葬時應繳交火化證明書。

肆、樹葬植存使用規費:
        亡者死亡時設籍於台中市,樹葬區使用規費為新台幣6,000元;亡者非設籍於臺中市者,按前述標準5倍收費。

伍、實施作業說明:
        一、實施樹、花葬之骨灰應經研磨處理後,裝入本所提供之容器。
        二、實施灑葬應於灑葬區掀起約一公尺平方之草皮,將骨灰平均灑落後覆植草皮。
        三、實施骨灰拋灑植存時須通知本所派員監督依指定位置埋入。
        四、骨灰拋灑植存區域係採循環利用,嚴禁私自設置標幟或設施,且不得焚燒或放置香燭及紙錢等祭品。

陸、樹葬區相片:

         樹葬景觀圖1點圖放大    樹葬景觀圖2點圖放大    樹葬景觀圖3點圖放大   
         樹葬景觀圖4點圖放大    樹葬景觀圖5點圖放大    樹葬景觀圖6點圖放大   
         樹葬景觀圖7點圖放大    樹葬景觀圖8點圖放大   


以上資訊來源完整轉載自
臺中市生命禮儀管理所 > 樹葬專區:
http://mortuary.taichung.gov.tw/TCFWEB/Web/TreeBurial.aspx

觀看【 環保自然葬 影音

禮儀公司.jpg

文章標籤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

植存服務須知

一、申請窗口:                            

 

 

一般民眾申請須知

申請人資格

亡者之配偶、直系血親或接受死者生前委託者。

(受託人應攜帶委託人之身分證影本、印章及書面委託書)

申請人須知

(1)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火化許可證或證明書影本。                  舊往生者另加遷葬證明(資格:須戶籍設在新北市者)

(2)申請人與亡者身分關係證明文件。

(3)申請人親至申請窗口,辦理骨灰植存備查申請程序,同時領取骨灰盒與骨灰袋(免費提供);植存日期確認後請傳真報告書到生命園區服務部。

    (詳情請參考:二、服務窗口)

(4)火化後之骨灰,需經再研磨處理方可植存,植存為完全免費服務。

5)實施植存五日前,請聯絡植存服務窗口。(詳情請參考:二、服務窗口)

申請時間

週一-週五  08:00~17:00  週六  08:00~16:00

申請諮詢電話

(02) 2257-1207 分機128

傳真

(02) 8252-1344 

申請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560(新北市政府公立殯儀館)

植存地點

新北市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

新北市金山區頂角段半嶺子小段三四二地號土地

其他事項

骨灰已於外縣(市)再處理者:

應備骨灰再處理之證明文件,至新北市政府公立殯儀館辦理。

骨灰已火化,未經研磨者:

當地縣(市)政府無骨灰研磨設備者,應備當地縣(市)政府核發之火化許可證明,至新北市政府公立殯儀館服務中心申請骨灰研磨;於辦理骨灰研磨當日,再將骨灰送達新北市三峽火化場免費研磨。

(三峽區介壽路三段2601號昇華園櫃台  電話:02-86765555

骨骸(撿骨或黃金甕):需經火化及再處理,方可植存。(新北市政府公立殯儀館火化場火化費用:外縣(市)者,以新北市民之三倍金額計費。)

百日後再申請植存者,受理名額每月5名,每年60名為限。

海外民眾申請須知

應備經我國駐外單位驗證之火化證明文件及翻譯社翻譯之文件正本向新北市立殯儀館提出申請(若為中國大陸文件,需經海基會驗證),其餘申請須知同上。

 

二、服務窗口

 

 

 

 

 

 

 

 

申請人資格

 持有新北市政府核發報告書者。

申請人須知

(1)於接到館方通知植存日期後,請立即傳真報告書到新北市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服務部,再請電話與服務部聯絡是否收到報告書。

(2)請於植存前五日再與服務部確認,來參與植存車輛的車號及人數。

(3)植存當日,申請人持報告書、切結書及身分證明,依約定時間到達本服務部完成文件驗證手續,並遵循法鼓山佛教教育園區入山規定。

(4)本區服務人員引導完成植存程序。

服務時間

週二~週日  09:00~15:00

服務部電話

(02) 2408-2665

傳真

(02) 2408-1832

服務部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七鄰法鼓路555號(法鼓山佛教教育園區)


以上資訊內容轉載自
法鼓山關懷院 - 生命園區>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植存服務須知 : http://web.ddm.org.tw/main/news_in.aspx?mnuid=1519&modid=419&chapid=84&nid=428

觀看【 環保自然葬 影音

禮儀公司.jpg

文章標籤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什麼是「環保自然葬」?


所謂的環保自然葬,指的是當人死亡後,以火化的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亦不立碑、修墳。文言一點的說法是:「讓遺體化作春泥、回歸大地,避免環境的破壞,節省土地的資源,提昇殯葬文化及人的精神內涵。」。

91年公布的《殯葬管理條例》即針對環保多元葬法予以倡導規範,並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訂定公墓外實施骨灰拋灑植存之相關規定,101年修正公布之殯葬管理條例就環保自然葬之規範如下:

(一) 殯葬管理條例第2條第11款規定:「樹葬: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

(二) 第18條第4項、第5項規定:「專供樹葬公墓或於公墓內劃定一定區域實施樹葬者,其樹葬面積得計入綠化空地面積。但在山坡地上實施樹葬面積得計入綠化空地面積者,以喬木為之者為限。實施樹葬之骨灰,應經骨灰再處理設備處理後,始得為之。以裝入容器為之者,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腐化且不含毒性成分。」。

(三) 第19條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會同相關機關劃定一定海域,實施骨灰拋灑;或於公園、綠地、森林或其他適當場所,劃定一定區域範圍,實施骨灰拋灑或植存。前項骨灰之處置,應經骨灰再處理設備處理後,始得為之。如以裝入容器為之者,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腐化且不含毒性成分。實施骨灰拋灑或植存之區域,不得施設任何有關喪葬外觀之標誌或設施,且不得有任何破壞原有景觀環境之行為。第一項骨灰拋灑或植存之自治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四) 《殯葬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17條規定:「依本條例第19條第1項規定劃定之一定海域,除下列地點不得劃入實施區域外,以不妨礙國防安全、船舶航行及漁業發展等公共利益為原則:一、各港口防波堤最外端向外延伸六千公尺半徑扇區以內之海域。二、已公告或經常公告之國軍射擊及操演區等海域。三、漁業權海域及沿岸養殖區。」。

【註】:環保葬的儀式、流程:
民眾只要備齊相關証件(死亡證明、火化證明等),就可以到有辦理環保葬的縣市主管機關辦理申請,沒有資格限制,往生者不必要是該縣市市民、也不必一定要是往生後多久之前才能申請。

現行環保葬,在人往生之後到安葬之前,所有的殮殯奠等喪葬儀式其實和一般葬法都是相同的。但是會選擇還保自然葬的人,多是具有自主意識的人,於生前已為自己規劃喪葬禮儀,或是舉辦生前告別式,其方式是很多元的。

 

什麼是環保自然葬  
 
二、聽濤枕綠-「環保自然葬法」的態樣與作法


環保葬法可分樹葬灑葬海葬花葬等,說明如下:

(一) 樹葬與花葬:

樹葬花葬是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於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實施樹葬之骨灰須經研磨裝入容器,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自然腐化,且不含毒素成份。目前多使用玉米澱粉做的、可分解的骨灰罐。

(二)海上骨灰拋灑(海葬):

海葬是將研磨處理過之骨灰(或裝入無毒性易分解材質之容器)拋灑於政府劃定之一定海域。火化後的骨灰,需經過再處理,使其成為小顆粒或細粉,目前的作法是用雙層環保袋包裹盛裝,並加入五彩石增添重量,當船行駛至外海,由家屬為亡者做最後祝福祈語後,將環保袋伴隨鮮花拋向海中,於眾人默禱下,目送骨灰沉入海中。

骨灰撒海,衝破了傳統的「入土為安」觀念。「人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是繼墓葬以後的重大改革,是人類思想的一大躍昇。台灣地區四面環海,海葬若能慢慢蔚為風氣,將是未來台灣殯葬文化另一特色。

(三)(公墓內)骨灰拋灑、(公墓外)植存:

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花園或森林,以拋灑或埋藏骨灰之方式進行,不立墓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以供永續循環使用,並彰顯人於往生後一律平等之觀念。
環保自然葬法符合環保又節省墓地,想想看,在看似公園的墓地,其中開滿玫瑰、櫻花、山茶、杜鵑、海芋等花朵,到處長滿樹林,蒼翠蔭天,不見一絲黃土,如此景象對於逝者是何等的享受、何等的安詳!人死後,終究黃土一壞,予其讓蛆蟲啃食,倒不如火化成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無論是樹葬、灑葬海葬花葬,都是透過大自然的洗禮,讓生命經火化銳變,而脫胎換骨,浴火重生,來的自然,走的輕鬆安祥!


三、國人葬俗觀念的轉變及「環保自然葬」目前推動成果


臺灣地狹人稠,本不鼓勵土葬,本部近年來積極推動提高火化率,引導民眾改善殯葬行為,據統計,我國遺體火化率由82年的不到五成(45.87%),至101年已提升至九成(92.42%),顯示民眾喪葬觀念隨政府宣導及時代進步已有大幅改變。
隨民眾對遺體火化的接受度提升,火化塔葬已成主流,惟目前公立納骨塔位單價約5至10萬元,私立納骨塔位單價由數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不等,且永久佔用土地資源,為使環境永續發展,推動樹葬海葬環保自然葬乃成為本部政策方向,以達「節葬」&「潔葬」-改良葬俗之目標。

目前全國可實施骨灰樹灑葬之公墓計有25處,據內政部民政司統計,自92年至103年3月為止,我國於公墓內實施樹灑葬者服務9,020位。目前全國可辦理海葬之縣市有: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高雄市、宜蘭縣、花蓮縣及臺東縣,自90年至103年3月底,已服務945位,顯示經本部推廣多年,環保自然葬在都會區已逐漸受民眾認同。民眾若希望進一步瞭解環保自然葬法或詢問相關事宜,請逕洽各縣市殯葬主管機關查詢所需資訊。

公墓外植存,共有新北市法鼓山「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及新北市「三芝櫻花生命園區」2處。
「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由新北市政府委託法鼓山設置管理,自96年11月24日啟用至103年3月,植存者共3,076位(聖嚴法師植存登記為308號)。「三芝櫻花生命園區」係於102年4月22日啟用,植存者已有146位。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2014-06-18 14:39:47
以上內容轉載自 內政部 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環保自然葬介紹

mort.moi.gov.tw/frontsite/cms/news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Detail&iscancel=true&contentId=MjQ1OA==

觀看【 環保自然葬 影音

禮儀公司.jpg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截至103年7月底,全國可實施環保自然葬地點
公墓內已有27處,公墓外2處,服務民眾累計已上萬名。
全國公墓內目前可實施骨灰樹灑葬地點  

以上資訊來源轉載自 內政部 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環保自然葬
210.69.35.133/frontsite/nature/news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List&siteId=MTAz&subMenuId=902

觀看【 環保自然葬 影音

禮儀公司.jpg

楊子佛教禮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