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二○一四國際關懷生命獎」獲獎者與頒獎人合影。左起依序為李伸一、廖智、曾敏傑、方丈和尚、錢復、陳公亮、蕭建華、林奏延。 (吳嘉峯 攝)
關懷生命 愛無界限
法鼓山2014國際關懷生命獎頒獎暨論壇 表彰獲獎者以悲智大願奉獻利他精神
【黃佳卿╱臺北報導】法 鼓山「二○一四國際關懷生命獎」頒獎典禮暨關懷生命論壇,九月十四日下午於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今年「團體大願獎」得獎者為罕見疾病基金會、「個人慈悲 獎」陳公亮、「個人智慧獎」蕭建華、廖智。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開幕致詞時,感佩四位得獎者以苦難淬鍊生命,展現悲智度人的大願行,「將人生逆境中的絆腳石, 轉化為支撐人生高度的墊腳石,是菩薩現身說法,激發更多人珍惜生命的可貴。」
典禮邀請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奏延、新北市長朱立倫、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等擔任頒獎人,現場有近二千位民眾觀禮。同時擔任關懷生命獎決審委員會召集 人的錢復致詞表示,「在食安、工安問題頻傳之際,仍有許多勇敢為生命奮鬥的個人和團體,努力為社會大眾展現正向光明面。」並讚揚二十六件入圍決審的事蹟, 都是深刻的生命教材,證明人間仍充滿愛心與希望。
被喻為「社會邊緣人的爸爸」的陳公亮牧師,接獲獎項時,感恩所有示現苦難的人,為他指引人生道路,在扶助弱者的過程中,深覺自己是人間最快樂滿足的人。他期許自己追隨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精神,繼續為社會弱勢奉獻心力。
從朱立倫市長手中接下獎座的蕭建華,在人生最得意時罹患罕見疾病,接二連三的坎坷經歷,反而激發生命的勇氣,他忍受身體病痛,投入一千六百多場演講,希望活給身體健全的人看,籲請大眾熱愛生命,讓良善無盡循環。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女兒及雙腿的舞蹈老師廖智,災後二個月即帶傷為賑災籌款義演。她露出開朗甜美的笑容,表示自己的身體雖然縮短了,生命力卻在奉獻關懷中逐漸增強,並引用「壓傷的蘆葦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不熄滅」,向豐盛的新生命感恩,獲得現場如雷掌聲。
罕見疾病基金會由現任董事長曾敏傑代表受獎。基金會成立十五年來,致力推動罕病者全人照顧制度,成為歐洲罕見疾病聯盟正式會員。曾敏傑表示,個人的生命有限,但希望無窮,透過組織的力量,可以讓愛與關懷流傳擴大,為罕病患者尋找生命出路。
典禮後登場的關懷生命論壇,邀請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趙可式、金馬獎最佳導演蔡明亮,以「活著──珍惜生命,讓愛流轉」為題,分享認識自我、成長自我的生命智慧,以及轉動從自我到利他的樞紐,讓無私的愛在人間流轉。
(更多關懷生命論壇內容請見焦點報導)
以上文章資訊內容轉載自
法鼓山 法鼓雜誌 : 298期 2014.10.01 www.ddm.org.tw/maze/298/page1.asp